我在台灣的第一次家長會

這是一個溫暖的九月天,與太平洋西北地區相比更是如此。在家長教師會休息時間,面對濕熱的天氣(32°C/90°F),我需要一杯冰飲。

通常,我們不參加家長教師會。然而,由於這是我們孩子在台灣的第一年,我們希望確保他們適應良好,並直接聽取老師的意見。

好消息是他們適應得很好。他們外向且樂於分享。這些態度在美國學校中常受到鼓勵,尤其是在討論和表達方面。我很好奇這與台灣的教育文化如何契合,因為我自己在香港的經驗常不鼓勵這些特質。

我很高興老師們普遍對我的孩子們印象良好。很明顯,特別是美國老師,很欣賞他們積極主動的性格,同學們也認為孩子相當聰明。坦白說,我一直鼓勵他們保持低調,因為新來的學生如果鋒芒畢露,有時會面臨排斥。

然而,或許他們是對的,就該做自己。這讓我想起自己被問及出身時一直以來的困境。我的國語口音立刻讓人知道我是香港人,而我的管理和工程風格卻明顯是美式的,或許是矽谷式的。旅行時,當被問及是來自香港、美國,甚至是台灣時,我偶爾會猶豫。

應對文化差異總是很有趣,有時也令人費解。我曾因與同事握手而受到批評,因為這被認為是對資歷不敬。我有帶領團隊和與因宗教因素拒絕握手者合作的經驗,我尊重他們的信仰。儘管如此,握手仍是全球廣泛認可的姿態。我對自己作為香港出生和美國人的身份感到自在。我應該擁抱自己獨特的背景,並鼓勵我的孩子們也這樣做。這些細微之處無疑是生活中迷人的一面,我認為能夠在不同地方生活是我的福氣。

現在,休息時間結束,該回去了。

Similar Posts